新華網 正文
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fā)布
2020-04-07 15:28:5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京4月7日電(記者王玨玢)中國古生物學會7日在南京發(fā)布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領銜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入選。

  這十大進展包括: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清江生物群;埃迪卡拉紀新化石揭示動物的早期演化;侏羅紀擅攀鳥龍類的發(fā)現和膜質翅膀在獸腳類恐龍中的演化;熱河俊獸——揭示哺乳動物中耳演化新模式;發(fā)現具有現代人特征的30萬年前人類頭骨化石;植物化石為青藏高原形成過程提供新證據;侏羅紀帶羽毛恐龍為鳥類羽毛的分子演化提供直接證據;世界首例大熊貓古基因組;白堊紀緬甸琥珀揭示遠古森林環(huán)境和被子植物昆蟲傳粉證據;亞洲最古老、泥盆紀面積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六億年前化石揭示動物胚胎發(fā)育方式起源之謎(含并列,入選11項成果)。

  這些研究涉及動物演化、古植物學、古人類學、分子古生物學等多個領域,大多發(fā)表在《科學》《自然》等權威學術刊物上。

  其中,“世界首例大熊貓古基因組”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圍內運用古DNA方法及新一代測序技術,獲得了一例古代大熊貓全基因組信息。這對了解現代大熊貓起源、進化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古生物學會詹仁斌理事長介紹,2019年度的十大進展,代表了中國古生物學的最新發(fā)展方向,有助于人們更清晰地認識地質歷史時期的生命演化歷程。

  中國古生物學會成立于1929年,是國內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學學術團體之一。自2017年開始,學會每年度評選和發(fā)布“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1
【糾錯】 責任編輯: 詹婧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江蘇揚州:瘦西湖春意濃
江蘇揚州:瘦西湖春意濃
鳥瞰春耕
鳥瞰春耕
武漢天河機場為復航開展消殺作業(yè)
武漢天河機場為復航開展消殺作業(yè)
清明時節(jié)粿飄香
清明時節(jié)粿飄香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82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