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曉林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站的通報提到了一個新表述——“甘于被圍獵”。
通報稱,王曉林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違規(guī)打探巡視信息;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長期違規(guī)打高爾夫球,違規(guī)接受宴請,甘于被“圍獵”;違反組織紀律,在干部選拔任用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不按規(guī)定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品、禮金;違反工作紀律,違規(guī)干預和插手司法活動;違反生活紀律。
檢索公開報道,“圍獵”黨員干部的套路五花八門:有些投機鉆營者“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擅于從黨員干部的喜好中尋找突破口,長期違規(guī)打高爾夫球的王曉林就掉進了這個坑;有人擅于打“感情牌”,噓寒問暖、體貼入微,搞“燒冷灶,做長線”的情感投資,遵義市委原書記廖少華、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yè)的涉案人員中就有結交多年的老板朋友;還有人擅于從黨員干部的配偶、子女、司機等身邊人下手,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被控受賄3558萬元,自己直接涉案僅104萬元,大部分賄金都是其子收受。
事實上,少數(shù)領導干部“甘于被圍獵”現(xiàn)象,早就引起了中央紀委的警覺。今年1月,趙樂際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中,做出了“‘圍獵’和甘于‘被圍獵’交織等問題依然突出”的判斷。去年11月,楊曉渡在人民日報發(fā)表的署名文章中,也有“一個時期以來,領導干部被‘圍獵’和甘于‘被圍獵’的問題突出”的表述。
此次中紀委通報強調落馬官員“甘于被圍獵”,說明所謂“被動腐敗”純屬腐敗分子虛弱的自辯。近幾年,常見落馬官員在懺悔書中將自己腐化變質歸咎于“壞人太多,防不勝防”,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那些被金錢、美色、嗜好等等“牽引”、長年“樂在其中”最終被“圍獵”的領導干部,怎會不知道那些“圍獵者”的意圖?他們不過是敗給了“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的欲望。由此可見,腐敗分子只有“甘于被圍獵”,沒有所謂“被動腐敗”。
當然,“甘于被圍獵”者,面對“圍獵”,完全有可能不是一開始就如食甘飴的,更多的可能是一口口嘗到“甜頭”進而一步步變成“你情我愿”。這個變化,是精神上“缺鈣”的必然后果?!耙荒钍諗?則萬善來同;一念放恣,則百邪乘釁。”如果黨員干部能夠把住清正廉潔的總開關,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就能經得起誘惑、守得住底線、躲得過“圍獵”;反之,當黨員干部動搖了信仰、背離了黨性、丟掉了宗旨,心存僥幸,就容易失去政治免疫力,被“圍獵”者捕獲。
以此來看,所有喪失理想信仰的腐敗分子,其實都是“甘于被圍獵”的。
是否“甘于被圍獵”,說到底檢驗“骨頭”是軟還是硬。骨頭變軟,食毒如甘,無不始于思想上的潰壩。“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面對“圍獵”,穩(wěn)得住心神,才能經得住考驗,思想上一塵不染,行動上才能一身正氣。唯有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錘煉黨性、磨煉心性,慎獨慎微慎交友,才能在任何時候都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不給“圍獵者”可乘之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領導干部嚴格自律,要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團“圍獵”,堅持公正用權、謹慎用權、依法用權,堅持交往有原則、有界限、有規(guī)矩。領導干部銘記總書記的要求,不斷勒緊心中的“緊箍咒”,就不懼“圍獵”者的“催眠術”。(評論員 易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