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擔當,我們始終在路上

11月2日,中國新聞獎揭曉,其中關注社會民生的獲獎作品,產生了廣泛深遠的社會影響,體現(xiàn)了媒體人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在弘揚社會正義,關注民生的路上,媒體人始終在路上!

自2016年5月,全國多個城市校園跑道出現(xiàn)異味的現(xiàn)象,一時間引起社會的嘩然。猜測、評論、質疑成為熱議。經濟半小時欄目記者深入源頭,對有毒跑道的來龍去脈進行了獨家調查追蹤采訪,揭開了國內塑膠跑道行業(yè)無序、無規(guī)、暴利、污染的內幕。節(jié)目播出后,數(shù)百萬網友留言,稱贊國家媒體的責任,同時也為黨和國家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勇氣、決心、速度、力度給予了良好的評價,起到了引導輿論,澄清謬誤、解決問題的良好社會作用。

記者歷時7個半月調研,稿件中既有普通患者、醫(yī)務工作者的“平民視角”,也有醫(yī)院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的中觀、宏觀視角。將“掛號難”“看病難”折射出分級診療背后的醫(yī)療資源不平衡、供需矛盾尖銳、制度設計不完善等問題逐一生動揭示,并提出中肯建議。

本文條理清晰,邏輯清楚,從河南“賣糧難”這一社會問題出發(fā),執(zhí)果索因、層層遞推,通過扎實采訪和令人信服的數(shù)據揭示出當前糧食生產中所存在的結構性矛盾,體現(xiàn)出新聞作品關注現(xiàn)實、關注民生的品質,具有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

節(jié)目從教育視角為出發(fā)點,以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為落腳點,不僅聚焦事件本身,而且剖析事件背后的社會問題根源。訪談部分的問題設計邏輯性強,嘉賓的評述客觀公正,分析有深度,是一個高質量的時事評論性節(jié)目。

作為共有產權型住房的一種試點,北京自住房商品房自面世起就廣受大眾和社會輿論的關注。記者連續(xù)半個多月,深入調查、廣泛取證,最終揭開了一起損害廣大購房戶口利益事件的黑幕,使得相關責任方被追究違規(guī)責任,啟動了重新選房程序。這是一篇新聞工作者彰顯社會責任、積極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調查性報道。

在魏則西事件非理性網絡輿論一邊倒的情況下,該文章在全國主流媒體當中首個發(fā)聲,既彰顯了黨報面對輿論熱點的不缺位、不失聲以及作者的冷靜思考和責任擔當;作品著重論述了這種非理性的輿論狂歡對整個社會造成的撕裂、危害,在集體非理性的輿論狂歡中發(fā)出了黨報理性的聲音,體現(xiàn)了作者的冷靜思考和黨報面對社會輿論熱點時的主動作為與擔當。

近年來,關于歷史文物古跡保護和拆遷的報道屢見不鮮,該作品就是其中一篇典型報道。難能可貴的是,該作品雖然是圍繞一棟樓而形成的新聞熱點,但并不糾結于此樓的存與廢,而是挖掘出關注科技歷史遺存保護這一新課題,探討如何在保留歷史遺存與推進城市建設中尋求平衡,體現(xiàn)了科技與人文的結合,立意高遠。

作品大量使用采訪錄音及原聲音響,其采訪對象既有古琴名師、民間文化發(fā)起人,也有蜀繡、川江號子的非遺傳承人,還特別關注了重慶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的情況文化的傳承,文化遺產的保護,乃至每個專業(yè)從業(yè)者所面臨的選擇。匠人所面臨的困擾,其實在各個行業(yè)均有體現(xiàn),節(jié)目播出后引發(fā)更多的思辨與討論。

資料來源:中國記協(xié)網
策劃:任希佳
設計:代云鶴
編輯:鐘云松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