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最有力的支撐,最堅決的攀登——記錄奮戰(zhàn)在復工復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最有力的支撐,最堅決的攀登——記錄奮戰(zhàn)在復工復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
2020-05-29 23:43:45 來源: 新華網 提示:全文字,閱讀需要分鐘
關注學習進行時
微博
Qzone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最有力的支撐,最堅決的攀登——記錄奮戰(zhàn)在復工復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 題:最有力的支撐,最堅決的攀登——記錄奮戰(zhàn)在復工復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

  新華社記者陳俊、褚曉亮、孟含琪

  今年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5月29日給袁隆平、鐘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zhàn)勝困難的有力武器。

  在各地迎戰(zhàn)新冠肺炎疫情、加快復工復產的特殊時期,科技工作者發(fā)揮顯著作用,他們爭分奪秒攻關助力疫情防控,不斷創(chuàng)新支持各行業(yè)復工復產,克服困難確保重大科研項目如期進行……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圖文互動)(1)最有力的支撐,最堅決的攀登——記錄奮戰(zhàn)在復工復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

  5月27日,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青年工程師進行盾構機檢測試驗。 新華社發(fā)(李佳侖 攝)

  “時不我待,我們希望快點再快點”

  加快建設國家醫(yī)學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這是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最強烈的聲音。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y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的提案,是建設我國生物安全科學和產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

  兩會期間,有關科技抗疫的聲音引人關注。

  戰(zhàn)“疫”,不僅是人類與病毒在較量,也是科研與時間在賽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一批批科技工作者爭分奪秒,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

  “早一秒研發(fā)成功,就能早一秒檢測診斷。”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佳說,新冠肺炎疫情剛發(fā)生時,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抗擊疫情應急專項小組,瞄準快速、簡便、高通量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攻關研發(fā)。

  劉佳說,那段時間小組成員每天都在實驗室和辦公室連軸轉,累了趴在桌上睡一會兒,餓了吃泡面。在研發(fā)人員的努力下,從產品研發(fā)成功到獲得國家藥監(jiān)局應急注冊審批,用時不到20天。目前公司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供往國內外疫情防控一線使用。

  緊迫感,這是多位為抗擊疫情堅守研發(fā)一線的科技工作者表達最多的感受。

  “每多生產一臺呼吸機,就能為生命多爭取一點時間?!币咔榘l(fā)生時,沈陽邁思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陳少純向供貨商提前下了兩年的高流量氧療設備備品備件訂單。改進工藝流程、提高設備效率……僅40天就為全國提供了3200余臺高流量濕化儀和醫(yī)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一個月拼出一年的產量。

  “每多檢測一份樣品,就能為早日戰(zhàn)勝疫情多一份數據支撐。”面對疫情,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李連峰等11位“80后”博士臨危受命,他們組成新冠肺炎臨床樣本檢測團隊。半個多月內,11人吃住在研究所,完成了4000余份樣品檢測任務。

  “通宵經常有,熬大夜是常態(tài)。但疫情期間,時不我待,我們希望快點再快點?!眻F隊成員李連峰說。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圖文互動)(2)最有力的支撐,最堅決的攀登——記錄奮戰(zhàn)在復工復產一線的科技工作者

  4月27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開展檢測工作。 新華社發(fā)

  “大招”頻出,科技成支持復工復產的“定心丸”

  復工復產在全國有序推進,離不開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撐。

  在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車間內,智能化的生產線上正在生產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疫情期間,口罩需求猛增,其主要原材料熔噴無紡布變得緊俏。聚丙烯熔噴專用料則是制備熔噴無紡布的核心材料,一段時間內更是供不應求,如果斷供,將直接導致多家口罩企業(yè)停產……

  制備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內少數企業(yè)手中。為了解決供不應求的難題,中國石油集團高級技術專家、遼陽石化公司研究院院長王健接下“軍令狀”,立即組織20多人的技術團隊開展制備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的研發(fā)攻關。采購原料,反復測試配方,不斷優(yōu)化配比……攻關關鍵階段,配方組幾名成員有時每天睡不到5個小時就要返回實驗室。經過上百次測試,團隊以最快速度將制備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的核心技術研發(fā)成功,于3月30日迅速投入生產,聚丙烯熔噴專用料年產可達2000噸,讓許多下游的熔噴無紡布生產線乃至口罩廠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yè)園里,在一片歡呼聲中,研發(fā)技術員范瑞強團隊成功完成了盾構機氣墊艙保壓試驗。

  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速度依賴盾構機等重大裝備。隨著復工復產推進,為了不讓盾構機研發(fā)影響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進程,團隊24小時不停工,有條不紊地完成2000多道盾構機研發(fā)程序。該新型盾構機預計于6月完成驗收,用于杭州艮山東路過江隧道施工。

  創(chuàng)新無處不在。疫情發(fā)生后,一些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成果讓復工復產的效率更高。

  前往北京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紅旗工廠高級技師齊嵩宇反復在工廠里穿梭,測試調修設備,提前把工作安排好。作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他在企業(yè)主要承擔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在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里,他展示了近期成果:8種監(jiān)測不同性能的傳感裝置可自動化診斷制造設備運行情況,實現(xiàn)智能化預測性維修。還有遠程AR維修技術支持系統(tǒng),當制造設備出現(xiàn)問題時,即使維修人員不在故障現(xiàn)場,也能“身臨其境”進行有效指導。

  迎難而上,重大航天項目精益求精迎接“大考”

  “經多方評估,‘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即將進入拓展實驗階段。”作為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傳遞了這樣的好消息。

  去年年底“天琴一號”發(fā)射升空后,團隊成員除了需要破解技術難題外,還要迎接疫情的挑戰(zhàn)。中山大學天琴中心副主任葉賢基說,出于任務需求,今年1月,部分成員在武漢工作。疫情發(fā)生后,這批成員行動受限,一些科研工作被迫延誤。

  面對困難,團隊表現(xiàn)出更加昂揚的斗志。給衛(wèi)星發(fā)送指令延遲了,搶時間彌補操作,大家相互補充工作,確保不出現(xiàn)“卡殼”……5月21日,“天琴一號”圓滿完成半年在軌任務,捷報頻傳,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面向空間引力波探測任務高精度慣性基準技術的國家。

  點火指令下達,火箭脫離發(fā)射臺升空……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胖五”直入長空,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發(fā)射。

  “胖五”火箭箭體的特控電纜由湖南華菱線纜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湖南華菱線纜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張公卓拿著細小的電纜對記者說,特種電纜要適應強大的破壞力、高溫等苛刻的環(huán)境。為了確保其準確性,疫情期間,研發(fā)人員不斷深入現(xiàn)場,無數次進行驗證。

  當張公卓等人分享“胖五”成功升空的喜悅時,還有一群科技工作者正對火星探測器進行調試。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姬琪剛從海南省文昌市出差回來,他在那里完成了火星探測器的相關測試工作。

  并不是沒有過害怕和擔心。疫情發(fā)生時,姬琪一直在文昌市,妻子懷孕6個月,家人也惦記他的安全。但任務都是倒排工期的,缺少一個人、耽誤一小時,整個項目都會受影響。

  “我們多做一點,在一些技術上我國就有望早一天從‘跟跑者’變?yōu)椤姓摺踔潦恰I跑者’。”西藏大學宇宙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天祿說。(參與采寫:謝櫻、王炳坤、董瑞豐、王建、馬曉澄、閆睿、何磊靜)

【糾錯】 責任編輯: 徐海知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60091126051838